周口市消协投诉案例: 案例二:4s店截留消费者车险保费 案例三:某健身房突然关门,预付卡无法消费
来源: (市场监督管理局) 时间: 2021-10-04 01:47:00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案例二:4s店截留消费者车险保费
 
【案情简介】
       2021年9月13日,周口市消费者协会(以下简称市消协)接到西华县王女士投诉称:2020年8月,王女士在周口市川汇区某4S店购买别克君越轿车一辆,价值174000元。9月11日提车时办理了两年分期,当时4S店强制要求李先生一次性购买了两年车全险共17317元。2021年7月8日王女士车辆交易过户时,向太平洋保险公司申请退保。2021年9月4日太平洋保险给消费者退回保费1020元。王女士觉得退款与所支付4S店保费差额太大,又去太平洋保险公司进行了查询,结果发现4s店只向太平洋保险公司交了10842元,剩余6475元并未交给保险公司。其间,王女士一直与4s店协商处理未果,所以投诉到市消协。
【处理过程及结果】
      接到投诉后,市消协立即进行调查核实,与4s店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,经查明,4s店确实是未将王女士支付的17317元保费全额投保,只交了10842元,剩余的6475元4S店未交给保险公司,并且当时也没将保单交给王女士,只给了一张保险卡,一直到退保时王女士才知道自己支付给4S店的保费与保险公司实收保费差额巨大。经消协多次调解,4s店将多收取的6000多元钱已退给王女士,另外保险公司扣除9个月承保费用5848元后,剩余5000元全部退还王女士,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000元。
【案例评析】
     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》(以下简称《消法》)第八条:“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。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,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、产地、生产者、用途、性能、规格、等级、主要成份、生产日期、有效期限、检验合格证明、使用方法说明书、售后服务,或者服务的内容、规格、费用等有关情况”。
      此案中,4s店很明显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并且涉嫌消费欺诈。首先,4s店故意不将保单交给消费者,消费者无法知晓实际保费金额;其次,4s店未将消费者支付的保费全额投保,而且剩余资金去向未向消费者明示。
      本案中,如4S店违反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第十四条,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,还将受到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罚。
      为此,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:在选车、购车过程中一定要提高维权意识,其间缴纳任何费用都要索要单据凭证,仔细查看每项条款,以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。
 
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案例三:某健身房突然关门,预付卡无法消费
 
【案情简介】
       2021年4月以来,沈丘县消费者协会(以下简称县消协)陆续接到 沈丘县“阳光100健身房”VIP会员反映,该健身房不按约定提供服务项目,欺骗消费者。9月又有消费者投诉该健身房骗取消费者预付款后,关门歇业,负责人不知去向。
【处理过程及结果】
      经调查,该健身房于2018年10月租赁一购物中心四楼,从事健身业务。开业前该健身房宣传称:办理预付费卡可享受多种优惠待遇,开设项目中包含“恒温游泳池”,但实际并没有开设该项目。了解情况后,县消协人员及时进行了调解。经调解,被诉方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其他“恒温游泳池”的门票,让消费者享受到“恒温游泳”的服务项目。9月份,消费者反映健身房关门负责人不知去向的问题。经了解,健身房负责人收取预付款后不知去向,健身器材被房屋出租者扣留冲抵租金。鉴于这种情况,消协工作人员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健身房负责人;另一方面主动与房屋租赁者沟通协商,通知有效会员到该健身房继续锻炼,直到预付款消费完为止。
【案例评析】
     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三条规定,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,应当按照约定提供。未按照约定提供的,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收款;并应当承担预收款的利息、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。
      本案中,前期,当事人没有按照约定提供服务,消协人员要求当事人履行承诺,为消费者免费提供“恒温游泳”的服务项目,完全符合法律规定。后期,健身房负责人卷款逃逸后,好则健身器材还在,消协工作人员主动与房屋出租者协商沟通,为消费者挽回损失;否则消费者损失将无法挽回。
【温馨提示】
      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: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,要选择证照齐全、市场信誉度高、经营状况好的商家,要遵循“小额短期”的消费原则,尽量不要一次为预付卡充入过多金额,以免商家停业走人、携款潜逃导致损失。
     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要完善制度,加大商户违法成本。同时,督促商户依法发行和管理预付卡,一旦商家违法违规,企业信用和经营者要被纳入诚信黑名单。这样,就会从源头上规范商家预付卡消费,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。

责任编辑:(市场监督管理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