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法院通报养老诈骗典型案例,案例一 以投资养老为名非法吸收存款4484万余元
来源: 广告监督管理科 时间: 2022-09-07 16:28:41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
基本案情


2016年1月,方某某(另案处理)成立河南省夕阳红溢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,被告人潘某某被任命为该公司客服部经理。该公司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,宣传“医养结合,养老服务”,向社会不特定人群,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吸收存款,宣称存款即获长寿红包和会员等级,例如存2万为亲情会员,享受养老院房价9折优惠,利息3年共4800元;存20万为钻石会员,享受养老院房价5折优惠,利息3年共75000元。承诺三年到期归还本金,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方式。


潘某某招聘客服部人员通过讲课、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外宣传公司融资政策,吸引公众存款。经审计,潘某某及其团队共发展会员536名,收取存款和各类养老服务费4484万余元;已经通过支付本息及长寿红包的方式退还储户存款金额共计2185万余元,尚余2299万余元未予返还。潘某某所组织的客服部按其吸收存款金额的20%提取佣金,共支取佣金819万余元。

裁判结果

法院审理认为,被告人潘某某伙同他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,非法吸收公众存款,数额巨大,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。潘某某具有自首情节,自愿认罪认罚,依法可以从宽处理。判决:一、被告人潘某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,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。二、责令被告人潘某某退赔集资参与人损失共计819万余元。三、依法追缴被告人潘某某房屋一套、汽车一辆,并优先退赔集资参与人本金。四、在案冻结的被告人潘某某银行存款及孳息按比例返还集资参与人。

法官提醒

本案中犯罪分子宣称投资低风险、高利息、高回报的同时,还能享受不同等级的养老服务优惠,投资越多,优惠越大,诱骗老年人进行“投资”,许多老年人以为找到了理想的养老方式,把自己辛苦积攒的养老钱送到犯罪分子手中。老年朋友投资“养老项目”、购买“养老服务”前,一定要与家人商量或者向专业人士咨询,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,切勿盲目投资。



责任编辑:广告监督管理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