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击养老诈骗|含那非类物质,30种“保健品”被查!
来源: 广告监督管理科 时间: 2022-09-28 09:53:32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
      日前,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管局会 同公安金牛分局、五块石街道办事处开展联合检查行动,在五块石街道站西桥西街32号院内查获一起涉嫌非法经营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的窝点,现场查扣涉案30种品类保健食品上千盒,经现场快速检测,判定涉案保健食品含有那非类物质。

      记者从该局获悉,自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,该局共查获涉嫌非法经营添加那非类物质的“保健食品”窝点3家,犯罪嫌疑人均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,并立案侦办。
      据了解,那非类物质是常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,服用后会使患者全身血管扩张,局部血流加快,特别是全身兴奋时心率加快,对有心血管方面疾病、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有较强的毒副作用。
      “这些添加了那非类物质的保健食品,极可能在服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危及生命安全。”该局相关执法人员表示,专项行动期间,重点开展了对涉老“食品”“保健食品”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的检查,严厉查处经营伪造保健食品文号、标志的保健食品,或者经营质量不合格、来源不明的保健食品,以及在经营许可场所以外的场所销售保健食品等违法行为,切实守护好老年人“钱袋子”。



      记者了解到,为提高群众对涉老诈骗知晓度和辨别率,该局深入小区、农贸市场、保健品市场、大中型商场超市、药店、养老机构等老年人口活动较多的重点场所普及涉老反诈、防范常识和保健食品安全等方面知识。截至9月17日,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6场次,发布养老防诈知识信息4条次、消费提示7条次,发放、张贴海报、宣传单2700余份。
      此外,该局还结合食品安全“守底线、查隐患、保安全”专项行动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群众身边“可视”“有感”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行动,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为重点,深入排查食品(含特殊食品)经营场所内存在的涉老虚假宣传、价格违法、消费欺诈、会销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。截至9月17日,累计检查保健品等经营单位5300余户次,排查问题40个,其中责令整改36户次,取缔3户,立案调查违法广告1件。受理处置“保健品”消费纠纷299件,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。


责任编辑:广告监督管理科